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贵州公路相继打出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国省干线攻坚行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县乡公路改造提质升级工程等一系列组合拳,解决了许多急事、难事,办成了许多大事、要事,有力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跑出贵州速度,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对于贵州公路而言,筑路十年,也是助力贵州小康圆梦、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筑梦十年。为此,《当代贵州》杂志特推出“筑路十年”系列报道,展现贵州公路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其中,最为了不起的就是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要发展,交通必先行。
在撕掉标签、书写奇迹的过程中,贵州公路系统充分发挥先行官作用,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与交通强国建设同步谋划、一体推进,打出了一套交通运输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组合拳,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以“四好农村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大地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为书写贵州减贫奇迹精彩篇章贡献了交通扶贫的经典案例。
交通巨变换新颜
“现在出门都是水泥路,寨上小车也越来越多,走亲访友、赶集、务工都方便,生活越来越好了!”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南烧村的村民吴老代坐在家门口,望着眼前平整干净的公路感慨万千。
就在几年前,加勉这个深藏于月亮山深处的乡村仍是一片贫瘠模样:
乡里只有一条两三百米长的水泥路作为主干道,与外界连接只有两条毛路,到县城车程3个多小时,还时常因下雨滑坡阻断通行……这个乡,是贵州数得出的极贫乡之一。
2016年9月,贵州省交通运输系统定点帮扶加勉乡的工作开始了。改变,就从修路开始!不到两年时间,连通外部的一条二级路、一条三级路全线贯通,加勉乡内部14条通村公路、23条“组组通”公路和17条产业路交错纵横,不少村民还在项目工地上学会了手艺,有的还当起了工头。
香猪、鸡、鸭养起来了,一辆辆货车运往全国各地;辣椒、蜂蜜做起来了,火红和甜蜜就是现在生活的写照!
这样因路而生的幸福场景,在贵州还有很多。
2017年,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提前两年完成交通运输部脱贫攻坚兜底性任务。
2019年,率先在西部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惠及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
大方县六龙镇农村产业公路(张祥兵 摄)
坐标延展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投资1818亿元,是“十五”“十一五”总和的8.04倍;新改建农村公路12.5万公里,实施安防工程10.7万公里,改造危桥1406座;改善县乡公路路面1.5万公里,建成通组硬化路7.87万公里。
贵州农村行路难的历史彻底改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朝换新颜!
乡村振兴展新景
位于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的右二村,2016年就进行了艺术装饰,村落外墙是以红黄蓝为主色的蒙德里安元素,映衬在湖光山色之间格外出彩,村落不远处3000亩樱花开放时,右二村成为游客们定格春天的打卡胜地。但因村组路并未完善,这座水清景美的村庄曾藏在深处无人问津,湖边的右二组138户居民住着漂亮的房子,但不知这装饰有何意义。
“清镇市去年投入300余万元,结合红枫湖周边自然景观及产业等,积极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52.39公里,串联起右二等7个村寨的旅游小环线就包含其中。”清镇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交通 全域旅游”模式,将“四好农村路”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成为当地发展新动能。
通过各社交App搜索右二村,一篇篇旅游攻略呈现眼前,有人推荐去露营,有人推荐去骑行,有人在村里拍婚纱照,也有人选择附近的农家乐住上两日,旅游业成为时下最火的产业。
“今年我们这儿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大火了一阵,特别是赶上三四月樱花季,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来拍照打卡。”右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常友介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无论是樱花园林还是百余米的网红桥上,游客络绎不绝。
“这下我们知道这些漂亮墙画的作用啦!”当地居民喜上眉梢。
大家对修路的期盼和支持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黔东南州黄平县,新州镇南门村村民雷安为家门口的路竖起大拇指。他笑言:“我家出了半亩地用作‘四好农村路’建设,自家住着舒心,大家过路也方便,这日子是越过越舒坦。”和雷安一样,还有9户村民无偿让出土地,促成了南门村周边多条农村公路建设。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有他们的功劳。
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组组通”修建时,不少群众带着吃的喝的到工地上给工人们吃,还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只为早一点修好家门前的路。
因路而兴,利民富民。
在建设中,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当地群众经过系统培训后参与到本地项目建设中去,每人每月平均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劳务收入。据统计,在“组组通”建设中,仅劳务一项就让沿线1166万群众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83万人。
农村公路的建设,不只是进一步完善了道路基础设施,更进一步凝聚了乡里人心。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农村公路,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勃勃生机。
管养运营出新招
累计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3个、全国示范县17个,创建数量分列全国第一、第四位;打造美丽农村路3.2万公里,规划建设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2万公里……农村公路将乡村旅游点、美丽新农村、重要产业区等串珠成链、成环成网。农村公路之美,点缀了多彩贵州。
建得好,又如何管好、护好、运营好?
在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中,全省范围内采取了“养护 扶贫”“专业养护 群众养护”的模式,吸纳公路沿线居民参与到农村公路养护中,有效带动了沿线群众增收致富,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在丹寨,全县实行了县镇村三级“支部联建、党员包保”共管模式,突出党员管护、护路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四好农村路”管到位、路通畅,最终实现以路促农,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目前,全省共开辟了农村公路护路员公益性岗位2.6万个,每人月均增收1000元以上。探索了“企业 合作社 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农村公路养护稳岗就业模式,实现群众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就近就业和公路养护增效多赢。
在运营中,2016年,贵州在全国创新开发“通村村”App出行服务平台,贯通农村客运、物流运输、农村电商等线上线下服务功能,打通农村出行和城乡物流双向流通,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应用,并于2018年实现省内县县全覆盖。
目前,全省共建成村级服务站点1.5万余个,农村客运物流实现“县县有中心、镇镇有站点、村村通快递”,城乡居民享受了手机上下单、家门口坐车、集中点拿货的便民服务。
贵州公路系统在“管好”上做文章,在“护好”上求突破,在“运营好”上见成效,着力提高了农村公路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幸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岳端
编辑 李贝多
二审 张婷
三审 田旻佳